实盘配资盘-股票实盘配资-实盘配资app

股票实盘配资

正规期货配资平台 牧原股份启动赴港上市 “A+H”股布局为哪般?

发布日期:2025-04-22 21:07    点击次数:203

正规期货配资平台 牧原股份启动赴港上市 “A+H”股布局为哪般?

K图 002714_0

  2014年在深交所上市的生猪养殖龙头企业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牧原股份”),正筹划港股上市。牧原股份将此举视为出海战略的重要一步。

  2022年,牧原股份曾尝试在瑞士证券交易所发行全球存托凭证(简称“GDR”),但最终未果。在业内人士看来,牧原股份启动赴港上市工作,既有政策利好推动,也有在越南等东南亚市场经历非洲猪瘟之际,通过复制生物防控模式,抢占海外市场的考虑。“A+H”股布局虽然有助于推动国际化进程,但公司也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要求。

  计划港股上市

  4月15日,牧原股份宣布,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本次发行的H股股数将不超过本次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8%(超额配售权行使前),并授予整体协调人不超过前述发行的H股股数15%的超额配售权。募集资金将用于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战略、研发创新及公司运营等用途。公司将充分考虑现有股东的利益和境内外资本市场的情况,在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内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发行窗口完成本次发行并上市。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向新京报记者表示,H股市场中,生猪养殖属于具有较高经营风险的成熟行业,成长性和收益性相对平稳,对投资者吸引力或相对弱些。A股生猪养殖公司发行H股,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摊薄每股财务指标,但H股通常发行量有限,所以受影响的幅度相对较小。牧原股份本次筹备赴港上市,除基于自身需求外,也符合政策导向。作为国内头部生猪养殖企业,牧原股份业绩表现在同行业中突出且市值规模大,此类企业发行H股可以显示内地企业寻求资本国际化的信心。

  若后续在港股上市,牧原股份将在资本市场完成“A+H”股布局。艾文智略首席投资官曹辙告诉新京报记者,在A股和H股两个市场进行融资,好处在于可以增加资金来源,为公司国际化等战略提供更充足的资金支持,吸引国际投资者关注,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信息披露标准,增强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此外,不同市场的投资者对公司估值可能存在差异,通过“A+H”布局,公司有机会获得更合理的估值,提升市场价值。

  但登陆港股也并非没有风险,上市公司需要同时满足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两地的监管要求,面临更严格的监管环境,公司的合规成本会增加。不同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投资风格和市场环境存在差异,可能导致公司股票在两个市场表现不一致,股价波动可能加大。在两个市场上市,需要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等工作,也会增加公司运营成本。

  牧原股份表示,截至目前,公司正积极与相关中介机构就本次发行并上市的相关工作进行商讨,除本次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的相关议案外,其他关于本次发行并上市的具体细节尚未确定。同时,根据相关规定,牧原股份本次发行并上市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并需要取得中国证监会、港交所、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等相关政府部门、监管机构、证券交易所的批准、核准或备案。本次发行并上市能否通过审议、备案和审核程序并最终实施,具有重大不确定性。公司将依据相关法规的规定,根据本次发行并上市的后续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曾筹备发行GDR未果

  资料显示,2024年,牧原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1379.47亿元,同比增长24.43%;实现归母净利润178.81亿元,同比增长519.42%。结合各家养猪上市公司披露的销售数据可知,牧原股份2024年依旧是生猪出栏量最多的企业,全年共销售生猪7160.2万头。

  早在两年多前,牧原股份就曾尝试进行境外融资。2022年12月,牧原股份宣布,计划发行全球存托凭证(简称“GDR”)并申请在瑞士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规模上,发行GDR所代表的新增基础证券A股股票不超过2.5亿股,不超过公司发行完成后普通股总股本的4.37%。募集资金拟用于拓展全球供应链网络,降低采购成本,保障公司供应链安全,加大公司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提升公司智能化、数字化水平,补充营运资金、偿还债务及其他一般用途。

  相关GDR申请事宜2023年1月获证监会受理,3月获瑞士证券交易所监管局批准,2023年10月,牧原股份却表示,鉴于内外部环境等客观因素发生变化,公司与相关中介机构经过深入探讨和谨慎分析后,决定终止发行GDR事项。同月底的一场媒体开放日活动中,牧原股份董秘秦军提及,公司终止GDR主要出于三方面考虑:2023年公司资金环境较2022年更加宽松;牧原股份股价当时低于其正常合理的投资价值,发行GDR不利于股东利益;为维护市场健康发展,监管层对各类融资事项有部分调整,公司认为政策窗口期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牧原股份本次转战港股,或较此前推进GDR事项时契机更为合适。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告诉新京报记者,中国养猪业前几年受到非洲猪瘟影响时,牧原股份在生物防控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助力其在本轮生猪养殖企业洗牌中跃升为行业老大。目前东南亚生猪产业正在受到非洲猪瘟波及,国内部分生猪养殖企业看到了潜在的市场机会,牧原股份也不例外,出海养猪需要资金支持,港股则成为理想融资平台。

  曹辙指出,2024年证监会就已明确提出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2025年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优化了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的资金管理,简化境外上市外汇登记,中国证监会、港交所也采取了多项措施,如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降低H股占比要求等,一系列政策红利都在为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提供更便利的条件。

  国际化业务落子越南

  4月16日,牧原股份回复新京报记者称,本次发行H股是其出海战略的重要一步。当前,越南及周边东南亚国家的生猪养殖行业从业者对于非洲猪瘟防控、猪场改造、硬件升级、生物安全防控体系等需求较为迫切,这也成为公司海外业务开展的切入点。公司拟在港股上市,正是综合考虑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希望借助香港全球金融中心地位,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丰富融资渠道和工具,推进公司国际化战略布局、提升企业形象及国际知名度,招揽更多国际人才,加速海外团队建设,加强与境外资本市场对接。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2024年,牧原股份已与越南养殖公司BAF达成合作协议,为其提供养猪技术服务方案、硬件支持、人员培训等,提升越南当地生猪养殖企业的养殖水平和管理能力。2025年3月,牧原股份子公司瑞谷国际农产有限公司投资设立境外全资子公司越南牧原有限公司,地址在越南胡志明市,注册资本为15万美元,主要经营业务为提供生猪养殖方面的技术服务、智能化养殖设备等。

  海外业务的起点为何选择在东南亚?冯永辉分析,东南亚地区人口基数庞大,其中,越南肉类消费习惯和中国相近,猪肉消费量不仅在国内占比大,在全球也排名前列。同时,越南等地受非洲猪瘟影响,生猪价格不断走高,出现历史峰值,相关情形和我国养猪业前几年经历的行情有很多相似点。我国头部生猪养殖企业作为过来人,有经过实战检验的成熟模式可以直接复制。从另一方面来看,国内生猪市场经过近几年扩产、稳产相对饱和,大幅扩张的时代已经过去,东南亚市场当下的生猪缺口,为国内生猪养殖企业扩大体量带来更多可能性。

  冯永辉提示,出海养猪过程中,要注意遵守当地法律法规等合规问题,规避潜在风险。国内生猪养殖企业进军东南亚市场,更适合以技术输出而非直接设厂的方式入局。作为合作方,当地企业更熟悉本国法律法规,也更容易在土地等审批方面缩短时间,提升效率。

  布局越南后,牧原股份的国际化战略还有哪些规划?牧原股份回复称,目前海外业务仍处于探索阶段,已成立海外业务团队,将对海外市场进行充分调研,继续挖掘海外市场发展机遇。而在国内市场,公司2025年有将全年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做到平均12元/kg的成本目标,将从健康管理、种猪育种、营养配方、智能化应用四点发力,提升每头猪的盈利水平,提升标准化管理能力,带动整体成本下降。

  新京报记者王思炀正规期货配资平台





Powered by 实盘配资盘-股票实盘配资-实盘配资app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